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科技锁死、经济收割,日本最后的宿命就是泰国!

科技锁死、经济收割,日本最后的宿命就是泰国!

发布日期:2025-07-29 16:33 点击次数:179

1985年,如果走进曼谷的街头,你会发现什么?高楼大厦、汽车长龙、家家户户都是电视机。这场面和三四十年前内地刚通上电的村庄,比起来简直像是两个星球。谁能想到,当时的泰国人均GDP已经达到2000美元,而中国内地才刚刚突破300,不到泰国的六分之一?这么一比,曾被咱们看作“南蛮之地”的东南亚,居然让老上海都望尘莫及。这到底是命运的安排,还是历史的玩笑?东南亚的先发与日本的盛极而衰,到底能给中国什么启示?

有人说泰国是“黄金时代”的代表,也有人拿日本当成功标杆,可你有没有发现,他们的故事,前半段热闹非凡,后半段却落得同样的尴尬。90年代后的泰国人均GDP三十年未破8000美元大关,日本则从二十世纪末巅峰一路掉队,被各路新势力赶超。一路走高如何突然滞涨?东南亚和日本,看似走过光辉岁月,结果最后都撞上了同样的“玻璃天花板”。为什么?是能力问题、时代使然,还是另有隐情?咱们慢慢扒一扒。

最早一批出国考察团回国后,带回来的不是经验,反倒是一脸自卑与叹息。那会儿东南亚发达得不像话,不光家电满屋,马路上洋车成堆,连“落后”的菲律宾和缅甸人均收入都比中国高一大截。接受不了现实的,有人在路线上摇摆,甚至有人主张跟着新马泰“学着点”,多多靠拢西方资本。但中国最终坚持了自己的改革节奏,一步一个脚印搞自己的特色创新。你看,风光一时的东南亚“四小虎”后来多数萎靡不振。普通人感慨:“不就是吃了真本事不够、靠外头施舍的亏嘛!”

到了21世纪,泰国经济增长慢下来,工资没涨多少,物价却涨了十倍。社会看似平稳,实际上就业难、阶层分化严重。许多年轻人发现,辛苦一辈子,望不到阶层上升通道。民间随之出现一阵阵不满,质疑声不断。有人认为泰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是“高不成、低不就”——制造业没核心技术,金融业全靠拉外资,为别人打工,赚的终究是服务费。你觉得,这算谁的责任?民众怪财阀,财阀怪政策,政府推给外部环境,谁都说不是自家锅。大家吵着吵着,好像都陷进了泥潭。

正在大家觉得就只能这样混下去了,局势又来了个急转弯。泰国制造业其实曾有过高光——最早的日系车企六十年代就落地,东南亚市场一度汽车组装火爆。可风光背后是外企拿走利润,专利、技术全靠进口,经济命脉早早被攥在别人手里。这是不是像极了日本当年的泡沫?八十年代的日本,GDP快赶上美国,企业到处“买买买”,夸下海口要买下半个美国。泡沫一破,热钱撤走,土地、股票全跌成白菜价,结果中小企业死伤无数。日本和泰国的繁荣,底座都不是自家的,而是寄生在全球产业链和资本潮流里的“天上流星”。

故事还没完,看似平息的局面下,暗藏更大危机。泰国的风俗业兴起,本是对美国驻军的灰色配套,现在却成了“标志性产业”。靠“色产业”带活旅游,经济挤不出新东西。日本更别说了,推“观光立国”,结果去年才突破3500万入境游客,消费还下降,越来越靠接受“特殊”游客。人们调侃:日本和泰国,最后全变成了“亚洲芭堤雅”。但这不过是无路可走时的权宜之计。与此同时,两国人口老龄化,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娃,未来劳动力供给已经亮红灯。新产业和新技术迟迟搞不起来,外资观望,谁还敢投大钱?大家意见越吵越僵,出路越来越窄。

说到这,其实也得给泰国和日本点“掌声”。毕竟,大起大落谁都会,扛住了至少说明还活着。可要说他们的头顶还在发光亮,这就是自欺欺人。难道真要把风俗业和旅游当救命稻草?这不就是“英雄末路,美人迟暮”?很多人还憧憬说,只要像学日本那样肯加班、像泰国那样放开放宽管制,经济柳暗花明。拜托,面子工程和“韭菜经济”,最后全都得埋单。人均GDP原地踏步,社会阶层封死,年轻人不想拼下一代——这可真是“富贵病”里的贫困案例,富过却没劲,穷过却留了病根。还不如说:泰国是没富过的日本,日本是得了泰国病的“高配版”。互相羡慕,倒不如互相反省。

写到这儿,你觉不觉得“东瀛老三”和“曼谷小虎”,其实都是活生生的活教材?有人觉得,蹭着别人的资本和技术,短期爆发挺爽;可也有人说,再怎么学日本、效仿泰国,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技术和产业立身。不靠自己,膨胀的日子就像肥皂泡,破了谁都收不了场。你觉得未来中国会不会也面临同样的陷阱,走着走着突然被卡住脖子?你更愿意当有隐忧但本分搞实业的中国,还是“短暂光辉、长久低迷”的昔日小龙?还是说,任何国家都是“早年自豪,后来心虚”,最后都得乖乖躺平?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中国会是写进教科书的例外,还是历史周期律里的又一个注脚?

友情链接: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