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贵州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专访·《山河同心》编剧杨启舫:贵州是原生态文化的宝库、艺术创作的富矿

贵州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专访·《山河同心》编剧杨启舫:贵州是原生态文化的宝库、艺术创作的富矿

发布日期:2025-08-01 06:56 点击次数:110

7月30日晚,贵州省第八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在贵阳举行。作为开幕大戏,原创民族歌舞剧《山河同心》首次与观众见面,凭借深沉的家国情怀和绚烂的民族风情获得热烈掌声。

《山河同心》将故事放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的大背景下,描绘了贵州汉族屯堡儿女与布依族、苗族等各族同胞,在国难当头之际从淳朴乡情出发,以地戏等传统形式宣传抗日,最终毅然脱下戏袍、换上戎装,携手奔赴前线保家卫国的故事。

该剧编剧、著名剧作家杨启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山河同心》的创作承载着多重时代深意与艺术追求。“首先,它旨在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民族团结融合这一主题。其次,今年恰逢抗战胜利80周年,剧组希望以艺术形式铭记历史、致敬先烈。”

该剧编剧、著名剧作家杨启舫。

同时,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激发创作灵感的源泉。为将这些宏大叙事和丰富素材有机融合,剧组多次深入贵州采风,最终选定安顺天龙屯堡作为故事的核心背景。“天龙屯堡有六百多年的厚重历史,当年先辈为国家戍边来到贵州,骨子里流淌着忠勇爱国的热血传统。”杨启舫介绍说。

从接到创作任务到节目搬上舞台,时间十分紧张。“创作团队于4月初正式投入工作,剧本创作经历了约两个月的高强度工作。为确保能在开幕式节点首演,剧组采取非常规的‘流水线’作业模式:编剧完成部分剧本后,作曲家随即投入谱曲,创作出的小样立刻发往排练场,演员们同步开始编舞和排练。”杨启舫感慨,整个创作、作曲、排练过程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最终保障了这部大型民族歌舞剧的顺利诞生。

杨启舫表示,《山河同心》的创作初衷并非仅仅为参与一次活动。“我们在创作之初就考虑到,这部剧应该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和更广阔的舞台。”他说,计划未来将这部剧带到全国巡演,让各地观众通过《山河同心》了解贵州,感受这片土地上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如何守望相助。

“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堪称民族风情的盛宴。”杨启舫坦言,20年间因各类创作项目频繁来访贵州。无论是为深入生活采风,还是在创作灵感枯竭时寻求新的触动,贵州总能给他带来惊喜和启发。

杨启舫用“多姿多彩,魅力无穷”来形容贵州,“贵州的山水、风情、人文,独特而不可复制,是原生态文化的宝库,也是艺术创作的富矿,值得我们一来再来,这里的文化总能给予我们新的创作灵感和艺术滋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赵珊珊 赵相康

编辑/刘立超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友情链接: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