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才与普京谈完,特朗普就中俄结盟提出,美国需要重建新秩序

才与普京谈完,特朗普就中俄结盟提出,美国需要重建新秩序

发布日期:2025-08-21 22:10 点击次数:198

阿拉斯加空军基地的停机坪上,特朗普主动迎向刚下专机的普京,两人握手时传出清晰的对话。

唇语专家捕捉到特朗普的第一句话:“你终于来了! ”普京则回应:“我来这里是为了帮你。 ”特朗普立刻接道:“我也会帮你。 ”

这场持续2.5小时的闭门会谈结束后,特朗普在福克斯新闻的镜头前突然调转矛头。

他激烈指责前任总统:“拜登做了一件看似不可思议的事——他把中国和俄罗斯联系在一起! ”他刻意停顿后加重语气:“这很糟糕! ”

这四个字迅速成为全球头条。 特朗普的愤怒指向中俄日益紧密的经贸关系:2025年俄罗斯35%的能源出口流向中国,双边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

欧洲市场对俄关闭后,中国成为俄石油天然气的最大买家,相当于给俄罗斯战争机器持续输血。

为拉拢普京,特朗普当场送出两份大礼。 他宣布暂停对俄罗斯的新制裁,暗示可能解除部分现有措施;更取消了对购买俄石油国家(包括中国和印度)的惩罚性关税威胁。 这两项决定让俄外长拉夫罗夫公开表示“满意”。

然而普京返程专机刚离开美国领空,乌克兰上空就响起爆炸声。 80多架俄军无人机和导弹扑向后方的能源设施,基辅再遭大规模空袭。

战场硝烟比阿拉斯加的会谈气氛更真实地诠释了普京的立场——他接受礼遇,但绝不手软。

特朗普的让步引发国内强烈反弹。 前加州州长施瓦辛格痛斥:“你像普京的粉丝般懦弱! 背叛了我们的国家! ”

CNN民调显示超60%美国选民认为会谈“空手而归”。 这些批评声浪中,特朗普却坚持给会谈打满分10分。

在特朗普的认知里,中俄本是“天然的对手”。

今年3月与普京通话后,他曾向幕僚抱怨:“想想看,中国需要土地资源,俄罗斯却地广人稀,他们本该敌对! ”

他将两国走近归咎于奥巴马能源政策和拜登外交失误,誓言要拆解这个“非自然联盟”。

但普京用行动证明特朗普的盘算落空。 就在阿拉斯加会谈前,俄外长拉夫罗夫公开承诺:“俄罗斯永远不会违反对中国的法律和政治义务。 ”会谈后俄媒更强调:中俄肩并肩的关系“还可以更好”。

普京深知,若为讨好美国得罪中国,只需中方停止购买俄油,俄经济将瞬间崩溃。

特朗普的“重建新秩序”战略愈发清晰。 他偏好双边谈判,认为多边机制削弱美国优势。

在阿拉斯加,他试图复制商人式交易:给普京个人礼遇,换取俄方在乌克兰让步。 记者追问具体成果,他却转向攻击北约盟友“军费不达标”,抱怨欧洲在安全问题上占美国便宜。

欧洲领导人很快做出回应。 德法意英等国元首联合声明强调:“俄罗斯无权否决乌克兰加入北约”、“国际边界绝不能以武力改变”。

这些表态与特朗普主张的“领土换和平”方案直接冲突,美欧裂痕在会谈后反而加深。

普京的阿拉斯加之行藏着更精妙的算计。 通过单刀赴会,他打破西方外交孤立;美俄恢复最高层对话,为俄赢得战略喘息。

F-35战机为普京专机护航,俄罗斯媒体欢呼这是“国家尊严的胜利”。

战场与谈判桌的联动显露无遗。 英国国防部报告显示,乌军损失持续增加但防线未溃;俄罗斯凭借能源收入维持着战争消耗。

僵持中,特朗普向泽连斯基喊话:“俄罗斯非常强大,而你们不是......快签协议吧! ”这种表态被解读为施压乌克兰妥协。

中俄贸易成为关键支撑点。 IMF数据显示,制裁下俄罗斯2025年GDP仍增长1.2%。 中国不仅购买俄能源,还填补了俄民用商品缺口。

特朗普威胁对中国加征关税,普京的赴约客观上阻止了次级制裁实施——这被看作俄罗斯给中国的“隐形助攻”。

特朗普的“美国重建新秩序”在阿拉斯加初现轮廓:用双边交易替代多边框架,以商人思维处理地缘冲突。

他搁置价值观争议,公开宣称“俄罗斯是核大国,必须对话”。 这种现实政治风格打破传统外交规则,却未获得预期回报。

欧洲观察家尖锐指出:特朗普的让步实质是为俄罗斯军事行动铺路。 当乌克兰拒绝妥协时,俄方战场胜利可能被美方视为“结束冲突的最快途径”。

这种逻辑下,泽连斯基政府陷入更深的被动。

阿拉斯加寒风中的握手言欢,终被基辅上空的导弹呼啸盖过。

普京返程后,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科萨切夫宣称会谈是“共同成功”;而美国前安全顾问博尔顿的点评传遍全球:“普京赢了,特朗普也没输。 ”

友情链接: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