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黄岩岛的面积达150平方公里,是钓鱼岛的近30倍。 这个巨大的环礁结构拥有55公里的周长和130平方公里的潟湖,水深10-20米,是天然的深水良港。 更重要的是它的地理位置:位于北纬15°07′、东经117°51′,距离菲律宾苏比克湾仅约126海里,而距离中国海南岛约600海里。 它正好扼守南海东北部的进出口,控制着全球最繁忙的海上航线之一。
为什么黄岩岛如此重要? 因为这里不仅是航运要道,更是军事战略要地。 黄岩岛周边水域深度足够大型军舰甚至航母停泊,这使得它成为中国在南海的军事重心。 它与西沙永兴岛、南沙永暑礁形成的“战略三角”,构成了中国在南海的防御体系核心。
但菲律宾似乎总是选择性地遗忘历史。 1990年2月5日,菲律宾驻德国大使比安弗尼多曾在致德国无线电爱好者的信中明确表示:“据菲国家地图和资源信息部的数据,黄岩岛不在菲领土主权范围以内。 ”1994年,菲律宾国家地图和资源信息部再次确认“菲领土边界和主权是由1898年《美西巴黎条约》第三款规定,黄岩岛位于菲领土边界之外”。
这些白纸黑字的官方文件,如今却被菲方刻意忽视。 相反,他们试图以“距离近”和“专属经济区”为由主张权利,这完全不符合国际法。 国际海洋法的基本原则是“陆地统治海洋”,沿海国无权因为它国领土位于自己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而主张对该领土的主权。
2012年的对峙事件后,中国加强了对黄岩岛的实际控制。 海警船的常态化巡航、科学考察活动的增加、渔政服务的提供,这些都彰显着中国的主权管辖。 特别是2024年11月,中国政府正式公布黄岩岛领海基线,进一步明确了相关海域的管辖范围。
2025年9月,中国国务院批准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3523.67公顷,重点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 调查显示,黄岩岛海域有造礁石珊瑚109种,其中41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同时还分布有砗磲等重点野生保护动物。
这个保护区的设立意外地引发了国际关注。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竟然对此表示“强烈反对”,称中国的行为“非法”,并要求中国承认2016年南海仲裁案的所谓“权威性”。 这个仲裁案本身就是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政治操弄,中国不接受、不承认的立场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理解。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常常自相矛盾。 2012年黄岩岛对峙期间,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美国助理国务卿坎贝尔曾明确表示,美国在黄岩岛主权问题上不持立场。 但现在,美国似乎很乐意看到南海局势紧张。
黄岩岛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战略上,还有其丰富的自然资源。 周边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盛产石斑鱼、鳗鱼等高价值鱼类。 海底还蕴藏着大量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据估计石油储量达5亿吨。 这些资源对中国和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曾多次对黄岩岛进行科学考察。 1977年10月、1978年6月,该所科研人员两次登岛考察;1985年4月,由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组织的综合考察队再次登岛实施综合考察;1994年,南海科学考察队抵达黄岩岛进行考察,并在岛上建立了水泥纪念碑。
历史的证据明明白白:中国至迟在13世纪就在黄岩岛进行官方活动。 1279年,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位于黄岩岛。 1935年,中国政府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公布的南海诸岛地图上,黄岩岛以斯卡巴罗礁之名,作为中沙群岛的一部分被列入中国版图。
菲律宾方面声称其渔民在西班牙殖民时期就将黄岩岛作为传统渔场,但直到1748年一艘英国商船在此触礁后,菲律宾和国际上才将此地命名为“斯卡伯勒礁”。 1957年,菲律宾政府和美国海军在该地区联合进行了海洋调查,随后苏比克湾的菲律宾海军基地曾将黄岩岛作为防御点。
这些行为改变不了一个基本事实:黄岩岛从来就不是菲律宾领土。 菲律宾的领土范围是由1898年《美西巴黎条约》、1900年《美西华盛顿条约》和1930年《英美条约》等一系列国际条约确定的,所有这些条约都明确将菲律宾领土限定在东经118°以东,而黄岩岛位于该界限以西。
1961年6月17日菲律宾关于领海基线的第3046号法令和1968年关于领海基线的修正令,均未将黄岩岛作为菲领土或列为菲领海基线基点。 1967年、1981年和1984年,菲律宾出版的地图都将黄岩岛标绘在了菲领土之外。
如今,黄岩岛海域被誉为“海底热带雨林”,其珊瑚礁群养育着全球25%的海洋生物,却仅占全球珊瑚礁总面积的2%。这里的鹿角珊瑚覆盖率高达42%,为玳瑁、绿海龟等濒危物种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 每年有超过200头绿海龟途经黄岩岛完成它们的生命旅程。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显示,过去20年间,南海珊瑚礁覆盖率已下降30%,过度捕捞和盗采活动导致砗磲等濒危物种数量锐减。 中国设立黄岩岛自然保护区,正是为了遏制这一趋势,保护这片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
然而,生态保护举措却被某些国家解读为战略行动。 美日菲三国的过度反应,反而让国际社会看清了他们关心的并非地区生态环境,而是自身在南海的战略利益。 特别是日本,竟然宣布与驻日美军举行联合军演,并首次在山口县部署“堤丰”导弹系统,这种反应显然与黄岩岛的生态保护毫无关系。
黄岩岛的故事告诉我们,南海问题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 它不仅关系到主权和资源,还涉及到大国博弈、地区平衡和环境保护等多重因素。 在这个背景下,每个声称对南海有主张的国家都需要仔细审视自己的历史和法律依据,而不是简单地依靠外部大国的支持来提出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