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叙利亚局势迎来新变化,叙利亚41个部族已全线动员,5万军队正向南推进,朱拉尼疑似计划带家人撤离。
虽然临时政府宣布与苏韦达地区的德鲁兹人达成停火协议,还象征性地调动了一部分大马士革的安全部队,但这样的“缓和”措施并没有真正起到作用。
没过多久,叙利亚境内的41个阿拉伯部族联合下达了动员令,集结起超过5万名部族联军,从北边向南方推进,目标直奔德鲁兹族掌控的苏韦达地区。
这次集结的组织效率和速度让人挺惊讶,多支部族武装利用原本分散的联系渠道,迅速拉拢成一个战斗体系,还与一些关系密切HTS(征服阵线)的武装力量在前线汇合。据可靠消息,他们已经在苏韦达外围展开攻击,掌控了这个城市的主要出入口。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行动是在临时政府刚刚宣布“停战”的情况下进行的,也就是说,叙利亚政府对境内各种武装力量的控制正迅速变得不稳,尤其是在南部地区,中央政府几乎失去了对局势的掌控。
叙利亚临时政府本来就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如今更是陷入了权力真空。来自黎巴嫩“广场电视台”的消息显示,临时政府真正的掌权者朱拉尼,已经在两天前带着家人悄悄离开了大马士革。
这条消息还没有得到叙利亚官方的确认,不过多地的部族政治代表对本报记者表示,朱拉尼的离开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事情。
报道称,以色列情报部门已经将朱拉尼和他的国防部长等三位叙利亚政府要员列入了暗杀名单,并通过秘密渠道向多个地区释放了相关信息,这表明,临时政府已经成为以色列军事打击的目标之一。
更让人觉得诡异的是,几十名身份不明的武装分子近日闯入了大马士革的叙利亚国家广播电视大楼,并掌控了所有的播控系统,电视节目一度停播,之后又恢复,但新闻内容明显受外部力量操控。这件事让外界猜测,叙利亚的国家控制体系内部可能正在酝酿一场“清洗”行动或者“政变”。
叙利亚南部局势陷入混乱的这个节骨眼上,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公开演讲时强调会坚持“以武力换和平”的方针,确保大马士革南部,包括戈兰高地以及德鲁兹山区保持“非军事化”状态。
这种政策表面挂着“和平”的旗号,实际上却是在为以色列频繁轰炸叙利亚多地找借口。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空军不断用战机猛攻贝都因人阵地,对外解释说是“反恐”,实际上更像是在借助武力打压德鲁兹人的反抗精神,同时调整戈兰高地周边的战略格局。
面对这些动作,以色列官方也少见地声称会“保障德鲁兹兄弟们的安全”,但专家普遍认为,这更像是在用政治语言掩盖实际的军事扩张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这场战火的主要受害者之一,德鲁兹人如今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困境。多年来,他们依靠山地的地形自我保护,试图在叙利亚内战中保持“自治不参战”的中立立场,但这次局势突变,彻底打破了他们曾经的微妙平衡。
叙临时政府部队撤离后,德鲁兹人遇到的局势变得更加棘手。一边是贝都因人武装不断在村镇外围制造事端,另一边,德鲁兹武装内部没有明确统一的指挥,各派系分歧明显,甚至有些武装力量已经和HTS势力展开拉锯。有的区域已经出现了内部交火。
更棘手的是,原本德鲁兹人能够依赖的外围伙伴,包括黎巴嫩真主党和伊朗顾问团,现在也因为以色列的威慑和区域博弈逐渐转为战略收缩,导致德鲁兹人在前线作战时几乎处在毫无依靠的境地。
可以观察到,叙利亚这个国家正处于一种新的“碎片化”阶段,曾经由宗教、民族和派系控制的地缘割据局面,如今已转变为以武装联合、部族联盟为核心的新势力格局。
在这场似乎没有终点的战乱中,不管是德鲁兹人还是普通的叙利亚百姓,始终承受着最沉重的苦难。
哪个国家都难以长期保持那种靠武装割据来管理局面的。一旦混乱变得常态化,指挥调度迟迟难以落实,群众也分不清到底该信任谁、依赖谁,这个国家其实已经只剩下空壳了,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