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聊个事儿。
这事得从一个人说起,孟晚舟。
很多人可能都快忘了,但2018年冬天,温哥华机场那个瞬间,就像有人往平静的湖里扔了块巨石。
一个女人,在机场被带走。
就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搅动了三个国家,后面一连串的事,都跟这个瞬间脱不了干系。
加拿大从那一刻起,就像是站上了一根钢丝。
左边是美国,右边是中国。
两边都是巨人,他夹在中间,每走一步,脚下都晃得厉害。你说,这日子怎么过?
风暴的中心,往往看起来很平静。但外围早就卷起了滔天巨浪。
外交上的冷空气,很快就飘到了生意场上。
咱们这边没多说什么废话,反应来得又快又直接。
一张单子。
一张本来稳稳属于加拿大的大单子。
整整25万吨的优质油菜籽。
加拿大西部的农民们,估计当时连庆祝的派对都想好了,就等着数钱了。
结果呢?
一夜之间,这笔天大的生意,飞了。
直接飞到了南半球,落到了澳大利亚人的口袋里。
你能想象加拿大那些农民的心情吗?眼看到手的钱,就这么隔着太平洋,看着别人赚走了。地里的油菜籽,黄灿灿的,看着都扎心。不少人就因为这一下,差点直接破产。
这记重拳,打得加拿大有点懵。
可屋漏偏逢连夜雨。
东边这扇门关上了,南边那扇门,也没给他们留什么好脸色。
那时候,美国那边,特朗普正挥舞着关税大棒,谁都敲。加拿大作为邻居,也没能幸免,钢和铝的生意被搞得焦头烂额。
两头受气。
换谁都难受。
于是,加拿大想了个“妙计”。
一个听起来特别聪明的操作。
他们觉得,既然南边的“大哥”不高兴,那我帮你一起对付别人,总能换点好处吧?
这个“别人”,他们选了中国。
加拿大财政部长站出来宣布,从8月1号开始,所有从国外进口的钢铁产品,只要里头含有中国生产的零件,通通加收25%的特别关税。
有意思的是,这个政策,唯独把美国给豁免了。
这小心思,简直是写在脸上了。
就是想跟美国说:你看,大哥,我跟你站一边了,你是不是该对我好点,把我那钢铝的关税给免了?
这操作,像不像班里受了欺负的小孩,不敢跟高个子硬碰硬,反而回头踹了另一个同学一脚,指望高个子能因此高看他一眼。
天真得有点可爱。
他们满心欢喜,递上了这份“投名状”,然后眼巴巴地等着美国的拥抱和奖赏。
结果,等来的不是拥抱。
是一记更响亮的耳光。
美国那边,连眼皮都没抬一下。特朗普非但没有领情,反而签署了一道新的行政令。
理由找得也挺“别致”,说是为了遏制什么芬太尼的流入。
然后,大笔一挥,把对加拿大输美商品的惩罚性关税,从已经很高的25%,一口气提到了35%。
35%!
这数字,创了历史记录。
整个加拿大都傻眼了。
这一下,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想讨好的“大哥”,反手给了自己一刀,捅得更深了。而另一边,本来只是贸易摩擦,现在梁子越结越深。
彻底玩砸了。
这就是典型的,想“抱大腿”,结果被大腿一脚踹开,还把自己另一条腿给绊骨折了。
里外不是人。
这种被双面夹击的滋味,估计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
日子还得过。
吃了这么大的亏,总得长点记性。
在接连碰壁之后,加拿大好像终于开始琢磨一件事:总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跑,是不是真的不行?把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邻居身上,风险是不是太大了?
痛定思痛,他们开始找后路了。
这条后路,叫贸易多元化。
说白了,就是“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于是,一个叫CPTPP的玩意儿,被他们当成了救命稻草。
这东西全名叫《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名字很长,但意思很简单:就是拉着环太平洋的一帮国家,比如日本、澳大利亚、越南、新加坡这些,搞一个自己的小圈子,互相做生意,互相减免关税。
加拿大是第一批挤进这个圈子的。
他们希望通过这个新圈子,给自家的油菜籽、牛肉、猪肉,还有那些工业品,找到新的买家。
这既是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无声反抗,也是在被现实狠狠上了一课之后,为自己未来留的一条活路。
毕竟,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当棋子的滋味,总是不好受的。
想当棋手,太难。
但至少,别让自己那么轻易地,就被人从棋盘上扫下去。
说到底,能靠得住的,永远只有自己。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