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吗?有人竟然跑到喜马拉雅山上放烟花,还美其名曰搞艺术!这事儿一出来,整个网上都炸锅了,比他那烟花爆得还响。
说起这个蔡国强,很多人可能不太熟,但他这次是真的把自己搞“出名”了。为了给始祖鸟这个户外品牌做宣传,他带着一帮人跑到神圣的喜马拉雅山区,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烟花爆破秀。你说这是艺术也好,说是商业活动也罢,反正老百姓是真的看不下去了。
山都被你炸了,还谈什么敬畏自然?
最让人气愤的是什么?人家打着“敬畏自然”、“行为艺术”的旗号干这事儿。你说你敬畏自然,结果拿着炸药上山放烟花?这不是打脸吗?就连三岁小孩都知道,公园里的花花草草不能随便摘,你一个大人,还是搞艺术的,难道不懂这个道理?
更要命的是,喜马拉雅山那地方,土壤形成1厘米需要整整3000年!你想想,3000年啊,夏朝到现在也就4000年,这土一炸没了,你拿什么赔?就算你蔡国强再有钱,能买来3000年的时间吗?
网上有个哥们说得特别形象:“你这哪是搞艺术,这是屠龙!” 我觉得这话说得特别到位。真正的艺术应该是美的,是能感动人的,不是建立在破坏环境基础上的。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种爆破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山体本来就脆弱,你这么一炸,万一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怎么办?到时候受苦的可是当地老百姓。
烟花是怎么运上山的?这才是关键问题
说到这儿,网友们提出了一个特别犀利的问题:这么多烟花爆竹是怎么运到山上的?
你想想,平时我们过年买点小鞭炮,都得小心翼翼的,生怕被查到。这么大规模的爆破用品,需要危险品运输证,需要专门的运输车辆,还得通过边防检查站。春节期间多买点鞭炮还有人来收缴,这些专业级别的烟花是怎么一路绿灯运过去的?
更关键的是,当地环保局在干啥?喜马拉雅山区,那可是生态保护区啊!就这级别的烟花爆破,不需要提前报备吗?不需要环评吗?当年为了环保,多少企业被关停,那些企业都在生态保护区内吗?
网友们越想越不对劲,这背后的监管漏洞,比那个烟花洞还大。
删视频、装无辜,这操作真绝了
事情闹大了之后,蔡国强团队的反应更是让人无语。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声,他们干了啥?第一时间把视频给删了!
你说你做这事儿的时候那么高调,录视频、拍照片,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现在挨骂了,马上删视频,这是什么操作?做都做了,还怕人说?
更绝的是,面对记者采访,当被问到火药会不会对山体和植被造成伤害时,蔡国强竟然回答“不知情”!
我去,这可真是绝了!你一个搞了几十年爆破艺术的人,会不知道火药对环境的影响?你当大家都是三岁小孩好骗吗?
官媒出手,雷霆万钧
这事儿闹得这么大,官方当然不能坐视不管。央视新闻第一时间发声:已成立调查组赶到现场核查,后续将根据核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
紧接着,新华社也发话了,态度更加严厉:无论手续是否完备,准备措施是否得当,这种烟花秀都是对雪域高原环境和自然美景的极大伤害,是对人与自然规律相处的极大漠视。
两大官媒接连发声,这分量可不轻。用网上的话说,“有官媒出手,接下来有他蔡国强受的了”。
为了出名,值得吗?
很多人在问,他们为啥要冒这么大风险干这事儿?这些人都不是傻子,后果他们心里清楚得很。那为啥还要这么干呢?
说白了,还不是为了出名和利益。你看,这事儿一出,虽然骂声一片,但始祖鸟这个品牌确实火了,我之前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个牌子。这就是所谓的“黑红也是红”。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么明显会挨骂的事,他们还要做,背后会不会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原因?
最关键的问题:山恢复了吗?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来了:山体恢复了吗?
按理说,任何施工项目,施工前都要拍照留档,完工后必须恢复原状。我们市里随便一个小工程都有这要求,更别说在生态保护区搞这么大动静。
蔡国强团队有没有公布爆破前后的对比照片?有没有证明已经恢复了原有的植被和生态?一句轻飘飘的道歉能把珍贵的生态资源变回来吗?
这些问题,到现在都没有明确答案。
流量时代的道德底线在哪里?
这事儿让我想到一个更深层的问题:现在一些人为了蹭流量、抓眼球,真的是什么手段都用得出来。
为了红,可以不要脸;为了火,可以不要命;为了钱,可以不要良心。这种风气要是不刹住,以后还不知道会出什么幺蛾子。
网友们也在担心,万一有人效仿怎么办?今天有人炸喜马拉雅山搞艺术,明天会不会有人炸长城做直播?后天会不会有人在故宫门口放烟花拍短视频?
这条线一旦被突破,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艺术?
说到底,这事儿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个问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艺术?
真正的艺术应该是美的,是能启发人、感动人的,是能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的。而不是建立在破坏环境、违背道德基础上的所谓“创新”。
古人说得好:“文以载道,艺以修身”。艺术应该承载正能量,应该让人向善,而不是为了博眼球不择手段。
从这个角度看,蔡国强这次的行为,算不算艺术还真不好说。至少在很多人心目中,这更像是一场闹剧。
写在最后
这事儿发展到现在,蔡国强和始祖鸟品牌的形象算是彻底毁了。无论他们怎么道歉,怎么补救,公众心中的怒火和失望是很难消除的。
更重要的是,这件事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在流量至上的时代,我们不能为了红而丢掉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环境保护不是儿戏,生态安全更不是用来炒作的工具。希望通过这次事件,相关部门能够堵上监管漏洞,让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
你觉得这事儿还有什么内幕?对于这种打着艺术旗号破坏环境的行为,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