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先别急着把丘吉尔供神坛。说真的,1940-1943这三年,他干的可不全是高光。你品品,同一个人,既能救欧洲,也能把百万人往火坑里推。咱今天不吹不黑,掰开揉碎聊。
一、66 岁上岗,真·背锅侠?
1940 年 5 月 10 日,老丘上台。前面是 30 万英法联军被围敦刻尔克,后面是皇室准备跑路加拿大。内阁主和派吵着“干脆跟希特勒谈”,他一句“打到底”把桌子拍裂。八天撤完 33 万兵,老百姓开着游艇、渔船过海捞人,看着燃,实则裤衩都丢光。没有装备,真靠嘴炮守岛?你品品,这叫战略大捷,还是狼狈止损?
二、拒绝和谈,硬刚希特勒,对还是错?
希特勒当时抛橄榄枝:只要英国点头,德军舰艇掉头。老丘回敬一句“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把和平窗口亲手焊死。伦敦连续 57 晚大轰炸,800 多人两天内成灰。老百姓躲地铁睡,孩子送乡下,哭喊声他夜夜听得见。细思极恐:若多给谈判两周,炸弹会不会少掉一半?可反过来想,一旦认输,欧洲全黑,今天你说德语我吃法餐都没得选。硬刚,等于拿伦敦换莫斯科、换华盛顿集结时间。值不值?历史没如果,但百万条命确实先填进去。
三、借粮夺船,坑苦印度 300 万
打仗靠肚子,英国粮不够,老丘把目光投向殖民地。1942-43 年,孟加拉灾荒,他下令继续出口大米、限制救灾船队。结果 300 万人饿死,街头横尸,连狗都吃人。小麦船改道中东,一粒没给加尔各答。你说战时优先?可同月 13 万吨澳洲粮经孟买转运希腊,喂游击队。细思极恐:肤色决定粮袋,算不算种族等级的冷血?
四、轰炸德国平民,先动手还是报复?
1942 年 5 月,科隆“千机轰炸”,老丘亲自拍板,目标“让敌方民心崩溃”。之前德机炸伦敦,是报复英机先炸柏林——别惊讶,1940 年 8 月英空军夜袭首都,希特勒才喊“空袭伦敦”。恶性循环,双方把炸弹往老百姓头顶扔。到 1943 年底,德 5 万平民亡,英 4 万,数字差不多,可英国媒体一句“自卫”全盖。你品品,谁先越的底线?战后纽伦堡,轰炸平民没列入战罪,因为判官自己也满手灰。
五、拖苏联下水,高手棋还是拖人垫背?
1941 年 6 月前,老丘最愁:英国单挑德国,血流干。于是拼命给斯大林递情报:小胡子要揍你。苏德开战当天,他开威士忌庆祝:“今夜终于能睡。”细思极恐:为了让自己减压,把苏联 2700 万条命拉进来垫。没有英援,苏联也难赢;可没有苏血,英岛早成烤肉。各取所需,人道?先放一边。
六、北非战场,面子工程还是战略必须?
1942 年阿拉曼,蒙哥马利掀翻隆美尔,老丘喊“转折的起点”。可看看地图,北非离柏林还隔着整个欧洲。真正目的:保住苏伊士运河,中东石油不卡脖子,也护住大英帝国面子。为了这场“首胜”,士兵死伤 1.3 万。你品品,如果这兵力拿去法国,诺曼底会不会早两年?但帝国生命线,在老丘眼里就是命根子,别的国家子弟,填就填了。
七、总结:神还是魔?
说他是欧洲救世主,没错,坚持不投降,给盟军留跳板。说他是百万亡魂推手,也真,孟加拉、科隆、伦敦街头,血都沾手。历史这玩意儿,没非黑即白。老丘自己晚年写书引用普鲁塔克:“伟大民族,惯于对英雄忘恩。”高情商翻译:别把我当神,你们以后该骂就骂。
最后,咱老百姓看历史,少贴标签,多看账单。账单上,每一条命都是数字,也是妈生的。你品品,今天若换你我坐那位置,敢保证不签任何一张死亡调令?细思极恐,所以历史才配叫镜子。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