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本士兵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他们帽子上的这些长“耳朵”。这些耳朵从军帽的各个方向垂下来。想必许多读者会好奇——这些“耳朵”究竟有何用途。今天我就来解释一下。
实际上,从上方俯视这种“带耳帽”就是这样的外观。这种布制军帽被称为“卷帽”(センボ)或“防暑帽”(ルヤクボ)——日语可译为“略微包裹的帽子”。
美国人觉得日本士兵帽子上的这些“耳朵”很滑稽,尤其是当日本士兵冲锋时,这些“耳朵”随风飘动的时候。但实际上这是非常实用、必要且有用的设计。
“卷帽”的诞生与1930年代初日本军国主义向南方扩张密切相关,特别是向东南亚炎热潮湿的丛林地区扩张。在那里,日本步兵不得不面对在日本从未遭遇过的烈日灼伤和成群叮咬的昆虫。
因此,卷帽紧急加装了这些著名的垂挂“耳朵”,用于保护士兵的脖颈免受昆虫叮咬和阳光直射。
卷帽还配有特殊帽檐,能有效遮挡佩戴者眼睛免受阳光直射。
此外,日本这种带有“耳朵”的卷帽,其设计思路也源于日本历史军事传统。它是借鉴了带有 “垂缨”(メング)的古代武士头盔。
这种设计还能有效伪装士兵轮廓——从远处看,士兵的肩部和头部在观察者眼中会融为一体,显著降低被火力命中的概率。
卷帽可以单独佩戴,也可以戴在头盔下。当然也是出于防护目的。
顺便说一句,在炎热气候下,佩戴类似“耳朵”的绝非只有日本士兵。例如,19世纪末在阳光炙烤的土耳其斯坦服役的俄国士兵也佩戴过。总之,看似微不足道的设计——却能同时解决诸多问题!
和大家说个秘密,其实日本士兵对这种帽子也不太喜欢,他们自己也会调侃他们自己的帽子:我们的这些“耳朵”,能挡住外国人的胡言乱语传入耳中!
著名的日本士兵小野田宽郎在二战结束后,又在菲律宾当了整整三十年的游击队员,直到最后才戴着他心爱的卷帽投降。因为对于日本士兵而言,他们的卷帽犹如武士头盔,只有在丢掉性命时才可能失去头盔。
对了,我还听说过一个有趣的版本。据说《铁血战士》中外星杀手的头部形象正是受到了这些卷帽侧边条带的启发。后来这些“耳朵”才演变成标志性的脏辫,以帽子、头盔、面具和其他纪念品形式流传开来。#热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