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我在炊事班颠了13年大勺,退伍前发现采购的矿泉水标签有异,报告后遭无视,第二天,军区保卫科紧急介入

我在炊事班颠了13年大勺,退伍前发现采购的矿泉水标签有异,报告后遭无视,第二天,军区保卫科紧急介入

发布日期:2025-10-08 14:57 点击次数:73

01

军区保卫科的黑色轿车,像一道闪电般划破了清晨的宁静,径直停在了炊事班的门口。

当数名全副武装的保卫干事冲下车,目标直指那个在油烟熏染中颠了十三年大勺、即将光荣退伍的老兵陆征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原来,他苦苦隐匿了数十年、甚至连亲密战友都一无所知的真实身份,以及他那深埋心底的执念,竟在这一刻,以最出人意料的方式被彻底引爆。

十三年前,陆征带着一身硝烟与荣誉,毅然选择退役,隐身于最平凡的炊事班。

他用锅铲代替钢枪,用柴米油盐磨平棱角,将那段波澜壮阔的过往深埋心底,只为守住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等待一个遥远的信号。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曾无数次被误解为“老油条”,被轻视,被无视,甚至被当作行将就木的“老兵油子”。

可他始终坚守着一份超越平凡的警惕与敏锐。直到退伍前夕,一瓶看似普通的矿泉水,撕开了平静生活的伪装,也撕开了他尘封的过去。

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个看似寻常的周二午后,炊事班里弥漫着红烧肉的香气……

02

炊事班的灶台前,陆征的动作行云流水。他身形微胖,但手腕有力,每一次颠勺都恰到好处,锅里的红烧肉在酱汁中翻滚,发出诱人的滋啦声。十三年,从一个精瘦的侦察兵,到一个炉火纯青的炊事员,他的人生轨迹似乎在这里画上了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句号。

再过半个月,他就该正式退伍了。

班长侯建国,一个嗓门洪亮、身材魁梧的壮汉,此刻正探头过来,嗅了嗅空气中的香气。

“老陆,你这手艺,真是绝了!”侯建国由衷地赞叹道,“等你走了,我们炊事班可就少了一半的魂儿。”

陆征笑了笑,额头上的汗珠在灯光下闪着光。

“少贫嘴,赶紧的,把那边的菜洗了。”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侯建国嘿嘿一笑,也不多说,转身去忙活。炊事班的兵,都知道老陆的脾气,话不多,但做事极认真。而且,他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场,让人既觉得他亲切,又对他隐隐有些敬畏。

陆征在这里待了十三年。

从一开始的格格不入,到后来的游刃有余,他亲手烹饪了无数顿饭菜,见证了一批又一批新兵的成长与老兵的离去。他曾是部队里最神秘的一员,如今却成了最平凡的一员。

没有人知道,他的档案里,那段空白的履历背后,藏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他自己也以为,那段刀尖舔血的日子,早已随着军装的脱下,被尘封进了记忆的深处。

然而,有些东西,是刻在骨子里的。

比如他那超乎常人的观察力,以及对任何细微异常的敏锐嗅觉。

03

周二的午后,部队进行了一次紧急拉练,回来的战士们个个汗流浃背。炊事班的任务,除了准备晚饭,还要确保饮用水的充足。

陆征指挥着几名新兵,将新采购的一批桶装矿泉水搬到后厨的储存区。

这批水是新供应商送来的,包装箱上印着一个陌生的品牌标识。部队的物资采购,通常都有严格的流程和固定的供应商。这次更换,似乎有些突然。

陆征没有多想,只是习惯性地拿起其中一瓶水,准备拧开盖子尝一口。这是他的习惯,每一批新到的食材和饮用水,他都会亲自检查。

他的目光落在瓶身的标签上。

“山泉清露”,四个字印得工工整整,下面的小字说明着水源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一切看起来都正常。

然而,陆征的眉头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

他用指腹轻轻摩挲着标签的边缘,又仔细端详着瓶盖与瓶身的结合处。

“怎么了,老陆?”一个新兵见他拿着一瓶水愣神,好奇地问道。

陆征没有回答,他将那瓶水放回箱子,又随手拿起另一瓶,再拿起第三瓶。

他的眼睛,像扫描仪一样,快速而精准地掠过每一处细节。

他发现了一个极为细微的异常。

“山泉清露”这四个字,在某些瓶子上,似乎比其他瓶子略微粗了一点点,几乎难以察觉。而且,瓶盖上的塑封圈,在其中几瓶上,颜色也似乎暗淡了一丝,光泽度也差了那么一点点。

更重要的是,瓶身底部的一串生产批号,在几瓶水上,排列的间距,肉眼几乎无法分辨的,竟有些许不同。

这些差异,对于普通人来说,简直是鸡蛋里挑骨头,根本不会引起任何警觉。但对于陆征来说,这些细微的“不和谐”,却像警报一样在他脑海中拉响。

他曾经的任务,就是从无数个“正常”中,找出那一个“不正常”。

他曾经的训练,就是让他的眼睛,比精密仪器还要精准。

这批水,有问题。他几乎可以肯定。

04

陆征将发现异常的几瓶水单独挑了出来,放在一边。

晚饭时间,炊事班忙得热火朝天。等到所有战士都吃完饭,炊事班收拾妥当,已是深夜。

陆征找到班长侯建国。

“老侯,你过来一下。”陆征的声音有些严肃。

侯建国放下手中的抹布,走到陆征面前。

“怎么了,老陆?看你脸色不太对劲。”他关心道。

陆征指了指那几瓶被他挑出来的水。

“这几瓶水,标签和批号都有问题,我怀疑是假冒伪劣产品。”他直接了当地说。

侯建国拿起一瓶,仔细看了看。

“没看出来啊?这不都一样吗?”他疑惑地转动着水瓶。

“你看这里。”陆征指了指标签上字体略粗的地方,“再看这里,批号的间距。”

侯建国眯着眼睛看了半天,还是摇了摇头。

“老陆啊,你是不是想多了?这都快退伍了,精神有点紧张?”侯建国笑着拍了拍陆征的肩膀,“不就是一瓶水吗?部队里这么大的采购量,偶尔有点小瑕疵也正常。再说,就算真是假水,也顶多是口感差点,又不是毒药。”

他显然没有把陆征的话放在心上。在他的认知里,陆征一个炊事兵,能发现什么大问题?况且,部队的采购流程那么严格,怎么可能出大纰漏?

“这不只是小瑕疵。”陆征的语气更重了几分,“这些差异太细微了,细微到像是故意为之。我担心,这背后有其他问题。”

侯建国见他如此认真,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一些。

“行行行,我知道了,老陆。明天我跟连长提一下,让他找采购员问问。”侯建国敷衍地应道,“不过我看你啊,就是太操心了。赶紧去休息吧,明天还有早饭要准备呢。”

陆征看着侯建国转身离去的背影,心里却沉甸甸的。

他知道,侯建国并没有真正理解他的警惕。

这不仅仅是假水的问题,这更像是一种信号,一种他曾经无比熟悉的危险信号。

05

侯建国的敷衍并没有让陆征放弃。相反,他的直觉告诉他,事情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

当天晚上,陆征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脑海中不断回放着标签上的细微差异,以及那些不合逻辑的批号间距。

他决定亲自验证。

第二天一早,在炊事班开始忙碌之前,陆征悄悄地拿走了那几瓶有问题的矿泉水,以及几瓶他确认无误的旧批次矿泉水,藏在了自己的储物柜里。

他白天照常工作,颠勺,洗菜,切肉,忙碌得像个陀螺。但他的心思,却始终在那些矿泉水上。

直到午休时间,陆征才找到机会,带着水瓶来到一个隐蔽的角落。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巧的放大镜,这是他平时用来检查食材细节的工具。

他首先仔细对比了新旧两批矿泉水的标签。在放大镜下,那些字体、图案的差异变得更加明显。旧批次的标签印刷精美,油墨均匀;而新批次中,那些有问题的标签,字体边缘略显模糊,个别笔画甚至有细微的油墨扩散现象。

这不是简单的印刷失误,更像是一种劣质印刷品。

他又将注意力转向瓶盖。他小心翼翼地用小刀割开塑封,拧开瓶盖。他发现,那些有问题的水瓶,瓶盖内侧的螺纹,似乎比正常水瓶的螺纹要浅一些,而且,瓶盖的材质摸起来也略显粗糙。

更让他心惊的是,在其中一瓶有问题的矿泉水瓶盖内侧,他发现了一个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针尖大小的黑色斑点。

他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那个斑点不像是污渍,更像是一个微型芯片的触点,或者某种特殊的标记。

陆征的心脏猛地一跳。他曾经在执行任务时,接触过类似的微型跟踪器或者监听设备。

但他不能确定。

他拿出手机,在隐蔽的角落里,拍下了这些细节的照片。他知道,这些照片,是他唯一能证明自己发现的证据。

06

下午,陆征再次找到连长孟凡。孟凡是个年轻有为的军官,对陆征这样即将退伍的老兵向来客气。

“连长,关于那批矿泉水,我有些新的发现。”陆征开门见山,语气严肃。

孟凡正在批阅文件,闻言抬头看了陆征一眼。

“哦?陆班长,侯班长已经跟我说了。你是不是对这事儿太上心了?不就是点水吗?”孟凡笑了笑,语气带着一丝漫不经心。

“连长,这不是小事。”陆征将手机递过去,“你看这些照片。”

孟凡接过手机,随意地扫了几眼。他看到标签的放大图,看到瓶盖内侧的黑色斑点。

“这……老陆啊,你这眼神也太好了吧。”孟凡苦笑着摇了摇头,“这不就是印刷不清晰,或者瓶盖没洗干净吗?至于这么大惊小怪的?”

“连长,这很可能不是简单的质量问题。”陆征试图解释,“我怀疑这些水瓶被动了手脚,可能被用来隐藏某些东西。”

孟凡听了这话,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了。

他放下手机,皱着眉看着陆征。

“老陆,你这话可不能乱说。什么叫动了手脚?什么叫隐藏东西?你有什么证据?”孟凡的语气变得有些严厉,“我们部队的采购,都是经过严格审查的,你这是在质疑部队的物资管理吗?”

陆征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自己现在说什么,都很难让孟凡相信。

他的身份,他的过往,他曾经接触过的那些黑暗与阴谋,都无法向一个普通的连长解释。

“连长,我只是提醒您,提高警惕。”陆征最终只说了这么一句。

孟凡看着陆征,眼神中带着一丝不解,甚至有些许的恼怒。

“行了老陆,我知道你是个负责任的兵。但这事儿啊,就到此为止吧。你马上就要退伍了,安安心心站好最后一班岗就行了。别想这些有的没的,影响情绪。”孟凡语气一转,又变得缓和起来,但那是一种带着安抚意味的劝告,而不是采纳。

“部队里哪有那么多阴谋诡计?你啊,就是电影看多了。”他甚至开了个玩笑。

陆征默默地收回手机,转身离开了连长办公室。

他知道,这次上报,彻底失败了。

他甚至能感受到,孟凡的眼神中,带着一种对“老兵油子”多疑的无奈。

07

陆征感到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不是因为被拒绝,而是因为这种拒绝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

如果连长都如此轻易地否定了他的发现,那说明这批水的采购,可能已经深入到某个层面,或者,有人故意不想让这些问题被发现。

他回想起孟凡在看到那些照片时,眼神中那一闪而过的迟疑,以及随后刻意的镇定。

这让陆征更加坚信,这批水的问题,绝非表面上那么简单。

他是一个在暗流中摸爬滚打过的人,对危险的嗅觉,比任何人都灵敏。

他曾是“獠牙”小队的一员,专门负责渗透、侦察和反恐。他的任务,就是从最微小的线索中,拼凑出敌人最隐秘的计划。他见过无数次敌人利用最不起眼的物品,进行情报传递、物资走私,甚至武器运输。

一瓶矿泉水,完全可能成为完美的伪装。

当天晚上,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和战友们聊天,而是独自一人坐在宿舍里,仔细地审视着那些照片,并在脑海中飞速地构建着各种可能性。

那个黑色斑点,究竟是什么?

仅仅是污渍?还是某种生物标记?或者,是一个微型传感器的天线?

陆征决定,他不能再坐以待毙。他必须采取行动。

他知道,如果真的涉及部队安全,拖延一分钟,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他必须用他自己的方式,去揭开这个秘密。

08

夜深人静,整个营区都陷入了沉睡。只有哨兵的脚步声,在营区里回荡。

陆征穿上了一身深色的作训服,戴上了一顶鸭舌帽。他巧妙地避开了监控摄像头,以及巡逻的哨兵。

这些路线,他已经在炊事班的这些年里,无数次地在脑海中演练过。他知道哪里有盲区,哪里有死角。

他的目标,是储存矿泉水的仓库。

仓库的门锁对他来说,没有任何难度。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套自制的开锁工具,这套工具,是他当年退伍时偷偷保留下来的,原本以为再也用不上了。

几秒钟后,门锁应声而开。

仓库里漆黑一片,只有窗外透进来的微弱月光,勉强照亮了堆积如山的物资。

陆征轻车熟路地找到那批新到的矿泉水。他没有直接去拿那些有问题的瓶子,而是从不同的箱子里,随机抽取了几瓶。

他用手电筒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个瓶子。

终于,他在一个瓶子的底部,发现了一个更小的,几乎与瓶身颜色融为一体的凸起。

他用指甲轻轻刮了一下,那个凸起竟然可以被抠下来。

那是一个微型USB存储器!

陆征的心脏剧烈跳动起来。他曾经在一次任务中,见过类似的存储器,里面储存着加密的绝密情报。

这绝不仅仅是假水那么简单!这根本就是一场有预谋的,针对部队的渗透!

他将那个微型存储器小心翼翼地收好,又迅速地检查了其他几瓶水。

在另一瓶水的瓶盖内侧,他发现了一个更微小的,闪着幽蓝色光芒的指示灯,只有在特定角度下才能看到。

这说明,那不仅仅是个标记,更可能是一个微型定位器!

陆征立刻意识到,他已经触及到了一个巨大的阴谋。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他必须立即联系那个,能听懂他“语言”的人。

09

陆征迅速而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仓库,将门锁恢复原状。他回到宿舍,将那些发现的证据小心保管好。

他拿出自己的老式手机,那是一部部队配发给炊事班的,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旧型号。他打开通讯录,手指在键盘上犹豫了一会儿。

他翻到了一个尘封已久的号码。这个号码,他已经十三年没有拨打过。

这个号码,属于他的老首长——肖远山。

肖远山,曾经是他的直属上级,也是他最信任的人。当年陆征退伍,肖远山曾极力挽留,但陆征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肖远山理解他,并给了他这个号码,并告诉他,如果有一天,他发现有什么事情,是别人无法解决的,或者,是他觉得必须介入的,就可以拨打这个号码。

陆征深吸一口气,拨通了那个号码。

电话响了很久,就在陆征以为不会有人接听的时候,电话被接通了。

“喂?”一个苍老而带着些许沙哑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

陆征的心脏猛地一跳。这声音,他太熟悉了。

“首长,是我。”陆征压低声音,用只有他们两人才懂的暗语说道,“老兵陆征,代号‘炊烟’,呼叫‘青山’。”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炊烟?”肖远山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你还在?我还以为你已经彻底熄火了。”

“青山不老,炊烟不灭。”陆征回应道,这是他们小队的口号。

“说吧,什么事。”肖远山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他知道,陆征不是那种会无事生非的人。

陆征简单而快速地将矿泉水的问题,以及他发现的微型USB和定位器,用最精炼的词语描述了一遍。

肖远山听完,没有立即回应。电话那头,似乎有纸笔沙沙的声音。

“好,我明白了。”肖远山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你做的很好。保持警惕,不要轻举妄动。我会立刻安排人过去。”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记住,你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炊事兵,不要暴露自己。一切等我的人到了再说。”

陆征挂断电话,心里稍稍放松了一些。他知道,肖远山一定会相信他,也一定会采取行动。

然而,就在他准备将手机放回口袋的时候,他猛然感到一股强烈的危机感。

他敏锐的听力捕捉到,宿舍门外,似乎传来了一阵极轻微的脚步声。那脚步声,不是普通巡逻的士兵,更像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人。

他立刻屏住呼吸,全身的肌肉瞬间绷紧。

难道,他已经被发现了?

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等到军区保卫科的介入,是否能等到肖远山派来的人。一道黑影正悄然逼近,而他,却仿佛陷入了无尽的黑暗。

10

当陆征终于拨通那个尘封多年的号码,耳边传来肖远山那熟悉又陌生的声音,而他身后,一道黑影正悄然逼近。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等到军区保卫科的介入…

就在那黑影即将触及陆征的瞬间,陆征猛地转身,身体下意识地做出一个标准的格斗动作。他的手肘如铁锤般砸向黑影,但黑影的速度更快,一个侧身避开,同时伸出一只手,在他耳边轻声说道:

“陆班长,别紧张。我是欧阳震,肖首长派我来的。”

陆征一愣,随即看清了来人的面孔。那是一个年轻而精悍的军官,眼神锐利,身手矫健。欧阳震,这个名字让他想起了一些往事,肖远山手下最出色的几名特工之一,当年还是个新兵蛋子,如今已是独当一面的精英。

“这么快?”陆征有些惊讶,他才挂断电话不到十分钟。

“肖首长说,你的电话就是最高级别的紧急警报。”欧阳震示意陆征跟他出去,“我们的人已经在外面待命了。”

陆征跟随欧阳震悄悄离开宿舍,避开哨兵和监控,来到营区外的一辆不起眼的越野车旁。车里坐着几名同样精干的特战队员。

“肖首长已经把你的情况都告诉我了。”欧阳震坐在驾驶位上,一边启动车辆,一边对陆征说道,“‘炊烟’,这个代号,我们已经很久没听到了。”

陆征沉默不语。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在这一刻,已经彻底暴露。

欧阳震没有继续追问,而是直接切入正题。

“你说的那个微型USB和定位器,你确定?”

“确定。”陆征从口袋里掏出那个米粒大小的USB和一个闪着微光的定位器,递给欧阳震,“我用了最保守的方式,确保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欧阳震接过东西,眼神中闪过一丝敬佩。

“不愧是‘炊烟’。”他赞叹道,“肖首长说,你的观察力,比机器还要精准。”

车辆驶离军营,朝着军区保卫科的方向疾驰而去。在路上,陆征详细地向欧阳震讲述了他所有的发现,包括那些细微到几乎无法察觉的标签差异,以及连长孟凡的反应。

欧阳震听得极其认真,时不时点头。

“看来,这不仅仅是外部渗透,内部也存在问题。”欧阳震的脸色变得凝重,“能够让一个连长对你的报告置之不理,甚至敷衍了事,这背后的人,能量不小。”

陆征的心头一紧。他最担心的,就是内部出了问题。

11

抵达军区保卫科后,陆征被直接带到了一个秘密会议室。肖远山,这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首长,正端坐在会议桌前,神色严肃。

“‘炊烟’,欢迎归队。”肖远山起身,给了陆征一个有力的拥抱。

陆征鼻子一酸,十三年了,他终于再次听到了这个称呼。

“首长!”

肖远山示意陆征坐下,欧阳震则将陆征发现的微型USB和定位器放在桌上。

“我们已经对这个USB进行了初步分析。”肖远山指着桌面上的投影屏幕,“里面储存的是一套非常复杂的加密数据,初步判断,应该是一份关于我们军区布防图的最新情报,以及我们最新研发的几款军事装备的性能参数。”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在场的几名军官,脸色都变得铁青。

“定位器呢?”陆征沉声问道。

“这个定位器,是一个新型的短程脉冲发射器。”欧阳震解释道,“它可以在特定时间段内,向外部发送一个短促的定位信号,非常难以被捕获和追踪。这些水瓶,就是用来将这些设备和情报,秘密运入军营,并定期发送信号,给外部人员指示目标位置。”

“也就是说,有人想利用这些水瓶,在军营内部进行定位和情报窃取?”一位保卫科的负责人震惊地问道。

“更糟糕的是,这些水瓶,很可能已经被用来标记了我们军营内部的一些重要设施,甚至是高级军官的宿舍。”肖远山沉重地说道,“一旦这些情报被完全破译,后果不堪设想。”

“而那个黑色斑点,经过我们的检测,那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识别涂料。”欧阳震补充道,“只有在特定生物酶的催化下,才能显现出隐藏的数字或字母,作为某种身份验证或接头暗号。”

陆征的发现,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假水,而是一场精心策划、针对整个军区的间谍行动!

“陆班长,你立了大功!”肖远山看着陆征,眼神中充满了赞许。

“现在的问题是,谁是幕后黑手?”陆征问道,“能够让这批水进入军营,并且让连长孟凡都选择视而不见,此人绝非等闲之辈。”

肖远山和欧阳震对视一眼,眼神中都闪过一丝寒光。

“我们已经根据你提供的线索,对采购方进行了秘密调查。”肖远山说道,“这批矿泉水的供应商,是一家新注册的贸易公司,但其背后的法人,却是我们军区后勤部的一名老干部——钱志明。”

陆征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肥胖而带着市侩笑容的形象。钱志明,后勤部的副部长,一个在军区里人缘不错,但陆征一直觉得他有些不对劲的人。

“钱志明?”陆征皱眉,“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了钱,也为了权力。”欧阳震冷笑一声,“我们有理由相信,钱志明已经被境外情报组织收买,他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将这些带有窃密设备的矿泉水,堂而皇之地运进了军区。”

“而且,他很可能已经发展了一些下线,包括一些物资采购和管理人员。”肖远山补充道,“孟凡连长之所以对你的报告置之不理,很可能是受到了钱志明的压力,或者,他本身也知道一些内情,但没有勇气揭发。”

“我们不能打草惊蛇。”陆征沉声说道,“现在我们掌握的证据还不够充分,钱志明一定会狡辩。我们必须找到他与境外组织勾结的铁证。”

“没错。”肖远山点头,“所以,我们还需要你的帮助,‘炊烟’。”

12

陆征被正式任命为此次反间谍行动的特别顾问,并被重新赋予了“炊烟”的代号。他没有穿回军装,依然穿着他的炊事兵服装,带着他那副看似憨厚的笑容。

“你的身份,是最好的掩护。”肖远山说道,“没有人会怀疑一个即将退伍的炊事兵。”

陆征回到了炊事班,但他不再是那个只知道颠勺的老陆。他的眼睛像鹰隼般锐利,他的耳朵像雷达般敏锐,他的大脑像精密计算机般高速运转。

他开始暗中观察钱志明,以及与他有密切接触的后勤部人员。他利用自己炊事兵的便利,穿梭于军营的各个角落。他会借着送饭、送水、清理垃圾的由头,接近那些可疑人物,窃听他们的对话,观察他们的行动。

他发现,钱志明最近确实异常活跃。他经常在一些不重要的场合出现,和一些年轻军官“偶遇”,然后看似随意地递给他们一瓶“山泉清露”。

陆征甚至在一次“无意”中,听到钱志明在电话里用一种隐晦的语言,与对方约定“新的货源”和“下次的交易地点”。

“老陆,你最近怎么老是神神秘秘的?”侯建国有些疑惑地问道。

“快退伍了,多看看这军营,以后就看不到了。”陆征笑着打了个哈哈,完美地掩饰了自己的真实目的。

他将所有收集到的信息,通过欧阳震,定期汇报给肖远山。

肖远山听着陆征的报告,眼神中充满了欣慰。

“‘炊烟’,你宝刀未老啊。”肖远山感叹道,“你的这份敏锐,是任何高科技设备都无法取代的。”

陆征的脑海中,不时闪过当年执行任务的场景。在冰天雪地的边境线,他曾乔装成牧民,深入敌后,获取关键情报;在灯红酒绿的都市里,他曾化身商人,周旋于各种势力之间,瓦解敌人的阴谋。

那些年,他见过太多人因为轻视细节而付出惨重代价。也正是那些经历,磨砺出了他现在这份超乎常人的警觉。

他知道,现在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他曾经为之浴血奋战的这片土地,这支军队。

13

在陆征的配合下,保卫科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证据。他们发现,钱志明利用职务之便,将一批含有微型窃听器和定位器的“山泉清露”矿泉水,通过正常采购渠道,分发到了军区内部的多个重要部门,甚至包括一些涉密会议室和指挥中心。

而那个微型USB,正是钱志明用来窃取和传递情报的工具。他会定期收集这些窃听器和定位器发回的数据,然后通过USB传输给境外间谍。

肖远山决定收网。

行动代号:“炊烟拂晓”。

收网行动被安排在一个周五的晚上,钱志明与境外间谍的最后一次接头时间。

陆征被安排了一个关键任务:在钱志明与境外间谍接头前,替换掉他手中即将用于传输情报的微型USB。

这需要极高的风险和完美的时机。

周五晚,军区举行了一场内部联欢会,炊事班负责准备夜宵。陆征借着送夜宵的机会,来到了钱志明的办公室。

钱志明此时正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紧张地整理着文件,桌上放着那个装有微型USB的打火机。他时不时地看一眼时间,显得心神不宁。

陆征推开门,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走了进来。

“钱副部长,忙到现在还没吃吧?这是我们炊事班特意为您准备的夜宵。”陆征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

钱志明一愣,没想到陆征会突然出现。他有些不自然地笑了笑。

“老陆啊,真是太谢谢你了。我这忙着呢,都忘了吃饭了。”钱志明说着,眼神却不经意地瞟向桌上的打火机。

陆征将饺子放在桌上,然后假装不经意地拿起钱志明桌上的一个茶杯。

“钱副部长,您这杯子有点脏了,我去给您洗洗。”

钱志明正要阻止,陆征已经端着杯子转身走向办公室角落的洗手池。

就在陆征转身的瞬间,他的左手如闪电般伸出,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将桌上那个装有微型USB的打火机,与自己早已准备好的一个一模一样的打火机进行了互换。

整个过程,不到一秒钟,钱志明根本没有察觉。

陆征洗完杯子,又放回钱志明桌上。

“钱副部长,您慢用。”陆征微笑着说道,然后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钱志明看着桌上的饺子,又看了一眼“自己”的打火机,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他拿起饺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他不知道,他即将交给境外间谍的,是一个空的,或者说,是被植入了病毒程序的USB。

14

当晚,钱志明按照约定,偷偷离开了军营,前往城郊的一个废弃仓库。

保卫科的特战队员早已在仓库周围布下了天罗地网。陆征和欧阳震则在一个隐蔽的监控车里,实时观察着一切。

钱志明走进仓库,一个身穿黑色风衣的外国男子早已等在那里。

“货带来了吗?”外国男子用生硬的中文问道。

“都在这里。”钱志明从口袋里掏出那个被陆征调包的打火机,递了过去。

外国男子接过打火机,正要检查,突然,仓库的大门被猛地撞开,数名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冲了进来。

“不许动!我们是军区保卫科!”欧阳震一声暴喝,率先冲了进去。

外国男子脸色大变,他立刻从怀中掏出一把手枪,指向钱志明。

“叛徒!”他怒吼道。

钱志明吓得脸色苍白,连忙举起双手。

“别开枪!我不知道!”

外国男子见势不妙,立刻将手中的打火机扔向地面,然后试图冲破包围。

就在这时,陆征突然从监控车里冲了出来,以一种与他炊事兵身份极不相符的速度,扑向那个被扔在地上的打火机。

他知道,那个打火机里,虽然没有真正的机密情报,但却是逮捕外国间谍的直接证据。

外国男子看到陆征冲过来,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猛地转身,用枪指向陆征。

“老陆,小心!”欧阳震大喊一声,同时开枪,子弹擦着外国男子的手臂飞过。

外国男子手臂一抖,但依然扣动了扳机。

然而,陆征早已预判了他的动作。在子弹射出的瞬间,陆征一个侧滚,避开了致命一击,同时伸手捡起了地上的打火机。

“抓住他!”肖远山的声音在对讲机里响起。

特战队员们一拥而上,将外国男子制服。

钱志明也被控制住。他看着陆征,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和恐惧。

“你……你不是炊事兵……”钱志明颤抖着说。

陆征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我是炊事兵,但我也是一名老兵。”

15

经过审讯,钱志明和那名外国间谍供认不讳。他们组成的间谍网络,被彻底摧毁。所有被植入窃听器和定位器的矿泉水瓶,也被悉数回收。

陆征,这个在炊事班里颠了十三年大勺的老兵,再次用他的智慧和勇气,维护了部队的荣誉和国家的安全。

军区为陆征举行了一个小范围的表彰仪式。

肖远山亲自为陆征佩戴了三等功奖章。

“‘炊烟’,你依然是我们最锋利的刀。”肖远山感慨地说道,“谢谢你,保住了军区的安全。”

陆征看着胸前的奖章,眼神中没有丝毫骄傲,只有一种深深的满足。

“这是我作为一名军人,应尽的职责。”陆征平静地说道。

他没有选择重回特战部队,也没有接受肖远山为他安排的新职位。他依然坚持退伍。

“首长,我老了,也该把机会留给年轻人了。”陆征笑着说,“不过,如果国家需要,我随时都在。”

肖远山理解他。他知道,陆征选择退伍,并不是因为他老了,而是因为他希望过一种平静的生活,去弥补这些年对家庭的亏欠,去享受属于他的“第二幕人生”。

但肖远山也知道,像陆征这样的老兵,永远不会真正“退休”。他们的热血,他们的忠诚,早已融入骨髓。

陆征的退伍手续,在这次事件结束后,得到了最高规格的办理。所有的文件,都被重新整理,那段空白的履历,被填上了“特级保密任务”的字样。

他成为了炊事班,乃至整个军区,一个传奇般的存在。

炊事班的战友们,都用一种全新的眼神看着他。侯建国更是悔不当初,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平时玩笑打趣的老陆,竟然有着如此惊人的背景。

“老陆,我错了,我不该小瞧你。”侯建国红着眼眶,紧紧握着陆征的手。

陆征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着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16

陆征最终还是离开了军营,回到了他的家乡。

他没有选择大富大贵的生活,也没有炫耀他的功勋。他只是在老家的小镇上,开了一家小小的面馆。

面馆不大,装修朴素,但每一碗面,都透着一股家的味道。

镇上的人都说,陆老板做的面,特别好吃,而且人特别和善,总是笑呵呵的。

没人知道,这个每天在厨房里颠勺的陆老板,曾经是一名身经百战的特工,曾以一己之力,挫败了一场针对军区的间谍阴谋。

然而,陆征依然保持着他的警惕和敏锐。他会在每天清晨,慢跑在小镇的街道上,观察着每一个角落。他会在面馆里,与形形色色的顾客交流,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捕捉任何异常的信号。

肖远山每年都会派人来看望他,有时也会亲自来。他们不谈工作,只聊家常,但彼此都知道,那份无言的信任和默契,从未改变。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走进面馆,他吃完面后,悄悄地在桌上留下了一张纸条。

纸条上写着一行字:

“青山不老,炊烟不灭。”

陆征看到纸条,微微一笑。他知道,那不是简单的问候,而是肖远山派来的新一代“炊烟”,在向他致敬,也是在告诉他,他的精神,他的余热,依然在这片土地上,生辉。

他依然是那把守护国家的“老刀”,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着他的“第二幕人生”。

在小镇的烟火气中,陆征找到了真正的平静与归属。他知道,即便年华老去,即便刀枪入库,只要国家需要,他这把“老刀”,随时都能出鞘,再次挥舞出属于他的荣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友情链接: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