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73年,毛主席说要从军队里选人当副主席,周总理:李德生可以胜任

73年,毛主席说要从军队里选人当副主席,周总理:李德生可以胜任

发布日期:2025-07-18 23:40 点击次数:97

“德生同志,中央决定调你来北京工作,请你处理好手头工作,尽快出发吧。”

1969年7月末,李德生正在主持召开安徽省党核心小组会议,他的秘书突然急冲冲地跑进了会议室,告知他有“重要领导”要与他通电话。

李德生

李德生怎么也没有想到,电话那头的周总理,竟向他下达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命令:中央决定调他去北京工作。

这让李德生倍感意外,他知道自己文化程度不高,虽然参加过红军、也打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但是相对于其他有着赫赫战功的开国元勋们来说,自己还有一定差距。

但是周总理和党中央却坚持要调他到北京工作,甚至还特意派遣了伊尔14飞机专门前去接应,这对于放牛娃出身的李德生来说,可谓是莫大的荣耀了。

其实李德生在千余名开国将领中,一直是个特殊的存在,在他六十年的戎马生涯里,三度“意外”任职,从乡下放牛娃到野战军军长,再从野战军军长升任到中共中央副主席。

李德生

那么,李德生的一生究竟有何奇特之处?中央为什么对放牛娃出身的李德生这么关注?

调到中央

李德生是行伍出身,性子直来直去,每次接到任务都会毫不犹豫地完成,可是这次在接到去北京工作的调令时,李德生却犹豫了。

他委婉地请求道:“总理啊,我长期呆在部队里,只有地方工作经验,我是不是仍然在安徽工作比较好一点。”

但是周总理亲切的话语打消了他的顾虑:“德生同志,这是中央的决定,请服从命令,中央办公厅会安排飞机去接你的。”

周总理

7月28日上午,李德生细致地安排好后续工作后,就乘坐专机赶赴北京了,周总理对李德生特别关注,当天下午3点,就邀请他到中南海怀仁堂谈话。

其实对于李德生同志,中央早有耳闻,这次能调到北京工作不仅是中央和毛主席的决定,更是有周总理的力荐。

1967年夏天,李德生接到命令,前往安徽执行任务,虽然是军人出身,但是李德生同志却没有用武力或暴力去解决,而是通过思考后,改用教育、批评、宣传的方式解决了问题。

周总理非常欣赏他解决问题的方式,还在会议上多次强调了这次事件,希望其他干部能够跟李德生同志学习。

李德生

除了能力之外,周总理和毛主席更看重了他的品行。

李德生自14岁参加红军以来,立下了无数战功,从普通战士到排长再到军长,经历了无数次战斗,但是却从来没有居功自傲,一直保持着理性思维。

这点让毛主席和周总理都连连称赞。

1968年10月,中央召开了八届十二中全会,毛主席在会议上还专门点了他的名字,“李德生,哪个叫李德生?”

毛主席

毛主席之所以会这么问,是因为在抗战胜利后,胡宗南曾偷袭了陕北根据地,那时毛主席为了率领大军转战陕北,曾用了化名“李得胜”。

取“离开延安,一定得胜利”的意思,所以毛主席才会对李德生特别感兴趣。

但是相对于毛主席的亲切询问,台下的李德生却坐如针毡,因为他根本就没料想到主席会在大会上点到自己的名字。

一时之间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李德生急得满头大汗,那边周总理见李德生没有回话,又环顾了会场一圈,对李德生招了招手,再次点道:“李德生同志,请你站起来。”

李德生

李德生立即起立,“啪”地一声给周总理、毛主席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大声回答道:“到!”

毛主席看到李德生的精神头十分足,也微笑着和李德生拉起了家常,“李德生同志,你是哪个地方的人啊?今年多少岁了?”

李德生依旧站得笔直,回答道:“报告主席,我是河南新县人,今年52岁!”

其实毛主席之所以对李德生这么关注,除去他顺利解决了1967安徽芜湖的事件外,也有其他考虑。

召开会议的时候,毛主席已经是75岁高龄的老人了,和他一起风风雨雨走过来的干部们,年龄也都不小了。

毛主席

因此他也想吸纳年轻一些的干部加入中央工作里,但是人选方面却让主席十分头疼,听说了李德生顺利解决了安徽事件后,毛主席就有了调李德生同志来北京工作的想法。

1969年4月1日,中共九大在北京召开,李德生被选为中共委员,并在接下来的九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举为在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会议结束后,毛主席再一次点到了李德生的名字:“李德生同志在哪里?”这其实是为了李德生同志能够来北京工作,提前做了个预热。

周总理心领神会,对李德生同志说:“李德生同志请站起来,把军帽摘下来让主席看一看。”李德生站得笔直,军人硬朗的形象让毛主席很是满意,并暗暗下了一个决定。

1969年7月份,李德生接到了周总理的电话,被调到了北京,此时的李德生并没有想到,这只是为自己升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做了个铺垫。

毛主席的关注

1969年夏天,李德生前往南海怀仁堂与周总理谈话,见他来了,周总理亲切地站起身来同他握手,询问他对工作调令的看法。

当时中央给李德生安排了两个职务,一个是代表军队的军委工作,一个是代表政府的国务院工作,按照周总理的设想,在军队呆了几十年的李德生,选军委工作的可能性偏大一些。

可没想到,李德生思索片刻后,竟果断回答道:“我在部队呆的时间太长了,现在更愿意干地方的事。”

对于军人出身的李德生来说,军队工作他再熟悉不过了,从参加红军到长征再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将近四十年的工作经验,都主要来自部队。

一般来讲,军人选军委工作明显更有经验一些。但是李德生不一样,他不愿意呆在舒适区。

眼看当时国家的工作重点在发展经济和宣传思想上,李德生推断着,国家十年内是不可能发生战争了。

既然十年内不大可能会发生战争,那么比较而言,国务院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并且李德生在安徽工作时,曾看到许多农民依然过着贫穷的生活。

他也愿意帮助这些农民走出困境,从钻研工农业生产开始,让他们一步步过上幸福的生活。

李德生(中)

听完李德生的话后,周总理连连点头,虽然他的选择让周总理倍感意外,但是周总理相信李德生同志,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李德生从南海怀仁堂离开后,周总理就将此次会谈内容告诉了毛主席,周总理对李德生的评价很高,毛主席听罢决定亲自见一见李德生。

而李德生这边,听闻毛主席要和他单独谈话的想法之后,却显得尤为激动。虽然说早在1935年长征会师的路上,他就见过毛主席。

但是他那时只是一名普通的红军战士,只能跟在大部队后面,远远地望一望主席的身影,后来虽说职位升高了,但是主席日理万机,不可能有机会找他单独谈话。

前排左一为李德生

最直接的那次也是在八届十二中全会,和九届一中全会上主席点到了他的名字,但是那两次都隔得太远了,和这次不能比,这次可是面对面的单独会谈。

一想到能面见毛主席,李德生就激动地睡不着觉了,这也间接说明了中央对他的重视,李德生暗暗下定了决心:一定不辜负中央的期望,为人民谋幸福!

1969年8月份,李德生到达北京几天后,在周总理的带领下,前往中南海会见了毛主席,当时毛主席正坐在沙发上专心地看书。

见李德生到来,主席用亲切地问道:“李德生同志,你52岁了,看书戴不戴老花镜啊?”李德生见主席这么随和,拘谨感也随之减少了,开始和主席交谈起来。

毛主席

不过大多数情况都是主席在讲,李德生在听。两人的谈话内容从“老花镜”开始,慢慢转变到了地理、历史等各个领域,毛主席的知识储备量也让李德生十分惊讶。

主席能看出来党和人民的好干部非常实在、坦诚,知道的就讲,不知道绝不掺假,这样的性格让毛主席和周总理都非常喜欢。

但是毛主席也看出了一些问题,这位放牛娃出身的将领李德生,看的书实在是太少了,最常看的也只是军事理论方面的书,文学、历史都了解的太少了。

于是他对李德生说:“我建议你将时间分成三份,一份学习、一份工作、一份搞调查研究”,李德生知道,主席这是在告诉他怎样去思考问题,是从思维方式层面给他做了指导。

李德生

李德生非常感动,按照毛主席的叮嘱,边工作边学习,他的能力也在工作中得到了提高。

如果说中央九大是李德生“从地方走向北京”的一个铺垫,那么中共十大就可以说是李德生“从北京走向核心领导层”的一个强烈信号。

升任中央副主席

其实早在1969年的中共九大之后,毛主席就一直在思考领导阶层的接班人。

如果身体允许,毛主席当然愿意继续为人民服务,但岁月是无情的,毛主席知道自己应该把接力棒交给年轻一代了。

从1969年7月调到北京之后,李德生一直在尽心尽力地工作,毛主席看在眼里,心中也有了主意。

1973年春天,中央十大召开前夕,提名中央主席和副主席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

周恩来总理

在毛主席最初的构思里,是打算成立一个顾问委员会,自己任顾问委员会主席,让年轻人接替国家主席的职务,这样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但这个提议受到大家的强烈反对,毛主席只好说:“你们都不赞成,那我只好还做主席,鞠躬尽瘁。”毛主席以79岁的高龄再次就任主席,让人心生敬佩。

主席人选定了,那么副主席呢?当时拟定了周总理、叶剑英元帅、康生以及一位青年干部,总共四个副主席人选。

按照当时的常理,年龄在40岁以下的为青年;40到60为中年;60以上为老年。毛主席表示,人选最好是青、中、老结合,一个思维活跃、一个实干稳重、一个经验丰富。

三个年龄段的人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做事,更好地解决问题,毛主席的提议非常合理。

当时拟定的四个人选中、叶剑英76岁,年龄最大;周总理和康生同年出生,都是75岁,这三个人代表了“老年干部”。

另一位拟定人选也才38岁,正好代表了“青年干部。”

但是队伍里最重要的,代表实干和稳重的“中年干部”的位置却空缺着,按照毛主席的意思,这个“中年干部”代表应该从军队中选出。

可见,毛主席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人选,正是军人出身,时年57岁的李德生!

周总理和毛主席合作了一辈子,自然知道毛主席的想法,于是便主动提议,将李德生同志拟定到中共中央副主席的名单之中。

李德生同志的努力大家都有目共睹,纷纷赞成主席的决定。

但是台下的李德生听到周总理的建议后,却耿直地表示:“我不合适。我的能力、资历都不够,我推荐能力更突出的李先念同志。”

64岁的李先念听闻他的话后,连忙拉了拉他的衣角,阻止他再继续说下去,在周总理解释之后,李德生才明白了主席选他的用意,没有再推脱。

1973年8月,中共十大召开,李德生作为“中年干部”代表,当选为主席团五位副主席之一。

这之后,李德生为国家人民尽心尽力地工作。直到1985年9月份,69岁的李德生主动退出了中央委员会。

李德生

1993年,李德生回到了河南老家,他对前来迎接的乡亲们说:“我没有一刻忘记这片土地,我热爱这里,也永远不会忘记父老乡亲们。”

李德生将军为国家人民奉献了一辈子,却始终如一,淡泊名利,将军的功绩将永载史册,激励后辈。

友情链接: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